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

“‘开卷广州’(第二场):致我们在广州的青春”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

    11月11日上午,在广州购书中心,知名作家黄爱东西和陈思呈做客“开卷广州”,活动主题是《悦读新广州 :致我们在广州的青春》,通过对黄爱东西《有一个人》等作品的解读,与读者们分享她们在广州的生活体验,对广州这座城市,生活在广州的人,以及现代都市生活的看法。

    活动一开始,陈思呈先谈了自己对黄爱东西的这部作品的看法。陈思呈认为,黄爱东西在《有一个人》这本书里写了很多广州街上的普通人,和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事物。“她付出了跟一般作家所不同的热情,她关注的很多,这也是我(对这本书)一个很特殊的感受。”黄爱东西回应道,《有一个人》这本书属于她少有的作品,风格有点像一个抽样调查,对各种事情,街上的人也好,对爱情的态度也好。这源于她曾经在《信息时报》做编辑的经历。就像她自己在书中序言里写到的:“《有一个人》里辑录的,就是有一个人的生活流水报告。有些动作,是在向前半生道个别,和有些曾经的记挂和心事说再见”。

  在推荐的《黄爱东西作品集》套装中,还有一本书是《四季如夏》,讲述的是南国城市里的寻常日子,深受北方读者的喜爱。黄爱东西认为,这本书相比《有一个人》,更偏文艺风格,“在写作时有点像手工编一个精致的篮子。如果过一年或三年去看这个集子,文学性未必有,它就是纪实的。”

     陈思呈与黄爱东西因《花妖》一书而结识,最后从粉丝变成了好友,两个似乎从不同的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女性却成为闺蜜。两人不仅在生活上是好友,在工作上也相互交流、互相审稿。
    在黄爱东西眼中,陈思呈颠覆了自己对潮汕女子的印象。对于她的文字也十分喜欢。“她的文字叙述啊,散文啊,我觉得写的比我的好,文字的质地非常非常漂亮。”
     陈思呈认为,黄爱东西对生活的热情表现在她这种不羁的态度。通过看她的专栏,会觉得她的兴趣点很奇怪,她会注意生活中很多细节,可能其他人不会去关注。 “我觉得她写作的角度特别终极,这是我跟她不一样的地方。有时候她文字的背后流露着一种冷,有一种冷感。”

    谈及广州的快节奏,黄爱东西表示,这是正常的。对于正在打拼的年轻人来说,生活节奏快,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大,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感。随后她解答了观众提出的如何缓解压力的困惑。她说:“实际上,焦虑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体现,其实就像一部手机,焦虑是因为没电,要干的事情就是赶紧充电。比如,你的精神虽然愿意(继续工作),但是你身体虚弱。所谓充电,就是要先睡一觉或吃饱了再说。我觉得焦虑是一种空耗电,因为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,还不如赶紧好好吃一顿或好好睡一觉。另外,有时候我们要承认,有人是一座山,也有人是一块砖,咱们就别瞎比划了,别总较劲。(科普部)